美 加 校 友 通 讯 ( 87期 ) 2002. 1.

         广州市第十七(大中/嘉应)中学美加校友会刊物临时编委会

-----------------------------------------------

   ★ 66届高三(4)班李 菁校友抵达三藩市,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去美国潇洒走一回.68届高三(2)班黄淑仪校友 为她此行提供了最大的帮助,发邀请,做担保,安排在家中食宿····美加校友会于1994年12月开始筹建. 从那时候起,李 菁校友就充当美加校友会在广州的联络员角色,传递书 信,电话的信息,传真的资料.当 年大陆的通讯还不发达,只有部分人能够私人电话,更别提传真机了.(记得母校 1998年底还没有设置传 真机,黄建言和黄淑仪校友专程从美国带了两部回去,不过扣在深圳海关要打税,只好 原封不动带返美 国,退货)开始时从美国发传真去广州电信局教场东路营业处,营业处打电话叫李菁去拿,每份 收费几 块钱人民币,李 菁再按照收上面的姓名和地址,把传真送到收件人的手里.现在看来有点那个,而此情此 景,李 菁一定记忆犹新.什么叫付出? 什么叫贡献? 轰轰烈烈和平平凡凡各一时之秀也.韩 信还没发迹, 贫贱江头苦读书,经常挨饿, 一位洗衣妇人出于同情,把自己的午饭分一半给他充饥.日后韩信封候拜将, 派人回赠千两黄金,感谢她当年的 付出.诚然,李 菁不是捱半饱去施与的洗衣妇,美加校友会也不是有钱 有势的候爷.她在平淡的送往迎来里倾力倾情,感谢黄淑仪校友倾力倾情代替美加校友会还了这个人情. “漂妇一饭,值韩信千金”---- 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勿以卑微而不为,美加校友会的发展和建设,全靠群 策群力.我们讴歌一掷千金展现的辉煌,企盼集腋成裘荟萃 的美丽.正是大众的倾力倾情,才始涂抹明 天的灿烂.

   ★ 湾区的郑 炎和黄建言校友在广州的金碧花园拜 访了67届朱平平校友,彭国喜校友作陪.同窗相见,畅谈小少无猜的往事情怀,主客甚欢.在河南一间叫“炳 胜海鲜酒家”,美国客人尝试特色餐饮,选料特别,烹制特别,与华埠水准不可同日而言.席间,香港的李穗 昆校友闻讯前来相聚.

   ★ 对久居繁嚣都市的人来说,生活犹如节奏强劲的劲歌; 而小城生活却是一曲清新可人的小曲.邓丽君的《小城故事》犹在耳边;在江南的小城镇里,如古镇同里,六直, 西塘,至今还保存着明清建筑清秀淡雅的风格,小巷深处,石板路古朴静谧,清清流水之上各式桥梁栉比;“轿从 门前进,船自家中过”;烟雨斜阳的秀美景色,河汊四出的水乡风貌,宁静简朴的休闲生活,文人雅士的风流逸兴 ---都在这里异常精彩地呈现着.这里是旅游者欣赏江南水乡风情和古民居的极好场所,是摄影和绘画爱好者 理想的创作基地.同里人家万户春, 江苏吴县的同里古镇是江南著名的6个古镇(南浔、西塘、乌镇、周庄、 六直、同里)中古民居最多的一个,现今住有一万二千多户人家.虽然这里的古民居不像周庄是全部沿河而建, 分散各处的古民居反而给人一种空间更加开阔的感觉.镇内河港交叉,青石板铺路,古镇建在水上,因水成街, 就水成河,贴水成园.镇内街河并行,舟楫往来,20多座造型优美的宋,元,明,清时期的古桥将全镇连成一体, 前街后河,里狭弄长,古朴典雅.踩三轮的师傅带我们看的串心弄长达上百米,从这一头串到那一头,真可谓 小巷深深深几许;烧卖弄一墙之隔,两条弄平行,真像串起来卖的两个烧卖,这里,茶馆,店铺,民居,鳞次栉比; 水乡风情浓郁,镇上居住的有80%以上的是老人.看上去都是怡闲安逸,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样子,令整日奔 忙的都市人感到多么羡慕啊!许多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一生中或许没有几次去过外地,他们在小镇上度过了童 年,壮年,现已退休在家.也许,这些老人已经历了时代的数度变迁,家庭的悲欢离合,个人生活道路上的坎坷, 而今正在安享其宁静的晚年·····

   喜欢旅游的我们为老人没有机会外出闯世界而叹息,可谁 又知道这些老人曾经有过怎样曲折离奇的生平呢?而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却又是多少人所向往的啊!在同里, 最为著名的是“一园、二堂、三桥”.一园指江南名园退思园,此园在不大的面积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园 林给人一种移步换景千变万化的感觉.三桥指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同里镇和周边地区的群众无论是小孩满 月还是喜庆婚嫁,都要到三座桥走一走,以图吉祥如意.据了解,自1983年以来,已经有50余部影视剧在同里拍 摄过外景,这真是令人羡慕的记录.在我们游同里的当天,就有两部影视剧在小镇同时开拍,这也成了同里一景. 三步两桥话六直位于吴县东南部,吴松江畔的六直古镇因镇东有直港可通往六处而得名六直(后逐渐演变为六 直),六直以水网桥多而著称,自古以来有桥乡的美誉.据说,当年仅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宋元明清的各式古桥 72座半,现存古桥也达41座之多,有“三步跨两桥,家家尽枕河”之说,这里河已成为路的一种,桥是路的延续, 乘舟漫游,过了一桥又一桥,旅程颇有节奏感.每穿过一个桥洞,就出现一种景色,每拐过一个桥堍,又有另一番 意境;从不同的角度构成一幅幅美妙的水乡风情画,镇里还有一条2000米的古街和近2000米的水乡驳岸,沿岸 还有不少雕刻精美的拴缆柱街道屋宇古朴,水乡风物与服饰也独具特色.六直妇女至今还穿戴着据说是西施传 下来的服饰.一帕淡燕尾毛巾包头,身着浆洗得干净笔挺的士林蓝布大襟短袄,浅湖色的滚边和琵琶扣,腰间一 抹百摺小围裙,裙下一条青布裤,背后垂下两条彩带,打扮得清新可人.六直是叶圣陶先生的第二故乡先生的名 作《多收了三五斗》就诞生在这里,而现在的叶圣陶纪念馆,萧芳芳纪念馆,王韬纪念馆则为小镇增添了浓郁 的文化氛围.

  斜阳古道还西塘.  位于浙江嘉善县的西塘镇,相对于其 他古镇而言,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地,有“吴根越角”之称.兴办旅游还是 最近两年的事,所以这里还是一个少为人知的新兴旅游点.因而也更为宁静;堂前河边,西塘人过着他们平静 且真实的生活,比之周庄等处,少了一些随时准备开门纳客的矫饰,它更像个特立独行的隐士,不温不火, 深沉博大.镇内的古民居历经沧桑,无富贵气,而多生活化格局.当我们流连于老屋的花窗,雕梁,深深庭院, 会发现这苍老的屋宇中蕴含的对美的渴望与创造如春天般生生不息.宁静清幽的西塘古镇,家家临水,处处 绿波.晨间小桥流水,薄雾似纱,两岸粉墙高耸,瓦屋倒映;傍晚斜阳弄影,曲水流金,渔舟唱晚,桅篙如林;触 目皆诗画.这里的时间流逝比其他地方要慢一些,生活悠悠,节奏姗姗,每一个细节和角落都可以仔细咀嚼. 古弄,廊棚,展示出古镇的个性和独有的魅力,被誉为西塘“双绝”.那些长短参差的古弄,弯弯曲曲,最窄 处仅0.7米.两人相遇得侧身而过,弄内左右两边的梯状山墙有十来米高,仰望苍穹,只现一条狭缝,人称“ 一线天”. 造型古朴的廊棚沿河而建,达300多米长,全部为木结构的柱子,一色的鱼鳞黑瓦盖顶,廊棚的 下面是一条古板道,绵延不断,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性景观. 烟花三月下扬州,比之同里,西塘等古镇,古城 扬州更多了几分灵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这首诗不知曾引起了多少人对扬州 的向往;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必到扬州,可见扬州景致之美.阳春时节,雾霭墟霏,柳暗花明,山情水态, 盎然可掬,正是游扬州的最佳时节.俗话说“天下西湖三十六,独一无二瘦西湖”,扬州蜀冈---瘦西湖景 区,北起蜀冈三峰,南至清乾隆下江南泊船处的“御码头”,凡春风十里,景色醉人,作陆上游,可观“两 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景色,作水上游,可享受“船在水中游,景在岸上走”的诗情画意.

   长堤春柳为扬州二十四景之一,春日踏访柳堤,当是 最有情趣的,杨柳吐絮,桃花绽红.三步一桃,五步一柳,风乍起,绿浪层层,花潮滚滚,莺啼燕舞,给人以 “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之快,每逢雨天,只见迷蒙柳色,或沉或浮,时隐时现;月下柳如青 烟如绿雾,溶溶月,淡淡月,更令人心往神驰。丁溪水榭,白塔晴云,吹台揽胜,四桥烟雨---瘦西湖无 处不是美景,直叫人眼花缭乱,几疑身在天上人间.“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晚唐诗人杜 牧的千古绝唱妇孺皆知,诗因桥而得名,桥因诗而闻名.《红楼梦》中黛玉思乡想到“春花秋月,山明水 秀,二十四桥,六朝遗迹”.如今旧貌新颜,春台祝寿,箫声月色,楼上望春,玲珑花界,静香书屋,小李将 军画本,春光无限,让人流连.瘦西湖之随意曰“瘦”,一指其长湖如绳,二指其清俏绰约之美,其实景区 面积很大,有100多公顷,加上美景无数,只怕是走一天也走不完呢.  在扬州,还可有大明寺,史公祠, 奇思巧构的个园,何园,扑朔迷离的扬州小巷----乐趣多多.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