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加 校 友 通 讯 ( 试刊 62 ) 1999 . 12.

-----------------------------------------------

   ★应纽约分部召集人潘锦泉校友邀请, 湾区分部召集人黄淑仪校友, 还有李咏虹校友于12月30乘机从三藩 市飞赴纽约, 参加广东同学会举办的千禧年迎新晚会. 她们带去湾区校友的问候和祝愿, 向纽约的校友们 诚挚地说声 : " Happy New Year ! " 纽约分部召集人张宝珠对湾区客人的来访深表欢迎, 她组织纽约校友 与她们茶聚, 陪同旅游. 波士顿的李小平, 张加贤校友也南下纽约, 参与三地校友的聚会. 地点 : 华埠粤江 春酒楼, 详情请询张宝珠 : (201) 909 - 0422.

   ★香港潘玉英校友来信摘录 : "···从 [通讯] 中得知同学们的近况, 虽然是几个月前的事, 但还是感到 很欣慰. 在遥远的彼岸, 有这么一班热情和充满活力的同学. 大家能聚在一起, 实在不是件易事, 而你们办 到了, 这必定是很令人难忘的事情, 祝你们永远充满活力, 情深意重.···知道秦 玲夫妇热情接待纽约校 友很感到, 我与秦 玲有一段很深的交情. 我们俩人长得相似, 常被同学认错. 大串联时, 我们班几个女生, 初二(8)班几个女生, 还有秦 玲她们几个初一的女生, 组成一对长征队, 记得好象叫 "继红长征队". 一路上 翻山越岭, 走在满足泥泞的红土小路上, 跌跌爬爬地上山, 又跌跌爬爬地下山, 那滋味我想秦 玲不会忘记. 这样我们一行人上了井岗山, 挨着刺骨的冷. 又到了韶山. 后来接到广州来信说要"复课闹革命", 就此长沙 爬上一列南下的火车, 回到广州. 长征串联历时一个多月. 后来在学校又在一起, 在宣传队里蹦蹦跳跳. 看 着当年的照片, 还真分不清楚谁是谁呢?! 转眼三十多年了, 曾通过一次电话, 想象得出她象以前那样, 还是 一个快乐的小姑娘, 不, 应该是快乐的小妇人才对. 代我向她祝愿, 愿她永远快乐! 还希望明年校庆时, 她能 够回广州. 容老师回美时在港住了几天, 她抽空见了几位同学(陈贺能和钟红叶), 在我们餐厅吃了印尼餐. 她还把 在广州有感而作的几首诗词分派给我们····"(76届)

   ★66届初三(5)班陈光硕校友是美国中国知青联谊会最活跃的理事之一, 在秘书长任内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推动会务的发展. 这次换届改选中, 努力协调各种争议, 维护了管理架构正常运作, 赢得广大会员认可,再度 当选秘书长. 陈光硕在华裔社团穿插多年, 深黯其中五味, 富有社团政治常识.

   ★[湾区时报记者蓝雨亭报道] 曾因闹出一段 "茶壶里的风波" 而表面沉寂了一段日子的 "美国中国知青 联谊会"(以下简称"知青会"), 最近全面发出召开全体会员大会暨换届改选通知书. 据知情人士透露, 知青会成立两年余, 迄今未曾改选. 许多人对会员的召开期待已久, 同时期望换届改选 之后产生重组和重整的功能, 把过去的人事纠葛丛生而纷乱一时的理事会健全起来, 并重振士气,让好不容 易组织起来的知青会从此步向良性发展. 人们预期这次换届选举, 将是会员大会的重头戏. 然则, 也有部分理事成员感到忧心, 怕换届改选成为一种形式, 仍无法摆平潜伏在台底下的争议. 消息人 士指出, 发生在六月间的所谓 "茶壶风波" 实则并未平息, 当事人陈汉中与现任会长戴铭康之间迄今并未达 成任何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某理事成员指出, 事实上撕毁联署信仅为导火线, 期间有关知青会的领导风格, 财务运作方式等均备受 质疑, 唯争端虽已浮现台面, 多数理事成员为避免事态扩大影响知青会整体形象, 乃力图调解, 希望大事化 小, 小事化无, 尽早摆平此事. 然则"改选"之事搁置已久, 在各方瞩目及内部压力之下, 理事会似已拖无可 拖, 必须作出召开会员大会及进行换届改选的决定, 定于十二月十二日下午三时举行.

   ★"亲爱的会员, 朋友们 : 数月来, 无论基于什么样的心态, 许多人都关注着"知青会" : 当年接受过"文革"锤炼, 在"广阔天地"里摸 爬滚打过来的这一代人, 经得起"洋插队"路上的风风雨雨吗 ? 十二月十二日"知青会"成功地召开了会员大 会, ···十二月十七日, 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出新的领导班子.··· 经历了"蜕变"的阵痛后, "知青会"将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的还是那句话 : 尽管我们不再年轻, 但早已 根植在我们心灵中的"知青之树"却始终常青, 我们身躯内的"青春之火"却依然旺盛. 其实, 事实早已证明, "知青"的确是一个极富才智, 襟怀宽阔, 精诚团结的群体. 我们完全有能力克服工 作中的问题, 化解内部岐见, 在挫折与逆境中不断进步.·····选举出新一届理事会. 十五名成员如下 : 陈光硕 、 顾书芬 、 汪 伦、 边贝贝、 许宝均、 梁培新、 张贵荷、 刘 卓、 张亦弛、 顾尔石、 陈绪加、 卑晓春、 马兴学、 周晓杰、 蒋东亮、 依现行会章, 前任理事会主席戴铭康先生为新一届理事会当然理事.···· 十二日十七日, 新一届的理事会展开了第一次会议, 经过充分酝让, 挑选出 : 会长 汪 伦, 副会长 许宝均、 周晓杰, 监事长 马兴学 , 秘书长 蒋东亮, 陈光硕 财务长 梁培新 , 人事组长 张贵荷, 宣传组长 刘 卓····· 美国中国知青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

   ★奇文共赏 (续上期) 我 看 金 庸

   我一直生活在中国人之间, 我也不认为中国人有什么特别的人种气质和超于世界各国人民的爱恨情仇, 都是人, 至多有一些风俗习惯的讲究. 在金庸小说中我确实看到了一些跟我们不一样的人, 那么狭隘,粗野, 视听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严重障碍, 差不多都不可理喻, 无法无天, 精神世界几乎没有容量,只能认知眼前 的一丁点儿人和事, 所有行动近乎简单的条件反射, 一句话, 我认不出他们是谁, 读他的书我没有产生任何 有关人, 人群的联想, 有如在看一堆机器人作业,边读边问自己 : 这可能吗? 这哥们儿写东西也太不过脑子 了! 一个那么大岁数的人, 混了一辈子,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莫非写武侠就可以这么乱来? 我认为金庸很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 这群人通过他的电影电视剧的广泛播映, 于某种程度 上代替了中国人的真实形象,给了世界一个很大的误会, 以为这就是中国人本来的面目. 都说张艺谋的电影 歪曲了中国人的形象, 我看真正子虚乌有的是金庸, 会些拳脚, 有意见就把人往死里打, 这不是热血男儿,也 与浩然正气无关, 这是野生动物. 我尽最大善意理解这件事也只能想到 : 金庸能卖, 全在于大伙活得太累, 很多人活得还有些窝囊, 所以 愿意暂时停停脑子, 做一把文字头部按摩. 再一条, 中国小说的通俗部确实太不发达, 除了老金的武侠,其他 悬疑, 科幻, 恐怖, 言情都不值一提. 通俗小说还应该说是小说家族的主食, 馒头米饭那一类, 顿顿得吃. 金 庸可算是 "金馒头" 了, 一蒸一屉, 十四屉, 饭量再大也能混个饱. 这些年来, 四大天王, 成龙电影, 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 可说是四大俗. 并不是我不俗, 只是不是这么个 俗法. 我们有过自己的趣味, 也有四大支柱 : 新时期文学, 摇滚, 北京电影学院的几代师生和北京电视艺术 中心的十年. 创作现在都萎缩了, 在流行趣味上可说是全盘沦陷. 这个问题出在哪儿, 我不知道. 也许在中 国旧的, 天真的,自我神话的东西就是比别的什么都有生命力. 中国资产阶级所能产生的艺术基本上都是腐朽的, 他们可以学习最新的, 但精神世界永远浸泡, 沉醉在 过去的繁华旧梦之中. 上述四大俗天天都在证明这一点. 我们自己的那些艺术家呢, 莫非他们也在努力证 明他们都是短命的? 有时, 我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进化论.

   不虞之誉和求全之毁

   文汇报编辑部 : 接奉传真来函以及贵报近日所刊有关稿件, 承关注, 极感... 兹奉专文请指教 : 一. 王朔先生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我看金庸]一文, 是对我小说的第一篇猛烈攻击. 我第一个反应是 佛家的教导 : 必须"八风不动", 佛家的所谓"八风", 是指利, 衰, 毁, 誉, 称, 讥, 苦, 乐, 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 顺利成功是利, 失败是衰, 别人背后诽谤是毁, 背后赞美是誉, 当面赞美是称, 当面詈骂攻击是讥, 痛苦是 苦, 快乐是乐, 佛家教导说, 应当修养到遇八风中任何一风时情绪都不为所动, 这是很高的修养, 我当然做 不到, 随即想到孟子的两句话 : "有不虞之誉, 有求全之毁". "人之易其言也, 无责耳矣". (有时会得到意料不 到的赞扬, 有时会遭到过于苛求的诋毁.)那是人生中的常事, 不足为奇. ("人们随随便便, 那是他的品格, 个 性,不必重视, 不值得去责备他." 这是俞曲园的解释, 近代人认为解得胜过朱熹.) 我写小说之后, 有过不虞 之誉, 例如北师大王一川教授他们编 [二十世纪小说选], 把我名列第四, 那是我万万不敢当的. 又如严家炎 教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讲 [金庸小说研究], 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举行 [金庸小说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的国际会议, 都令我感到汗颜. 王朔先生的批评, 或许要求得太多了些, 是我能力所做不到的, 限于才力, 那 是无可奈何的了. 二. "四大俗" 之称, 闻之深自惭愧, 香港歌星四大天王, 成龙先生, 琼瑶女士, 我都认识, 不意居然与之并 列, 不称之为 "四大寇" 或 "四大毒", 王朔先生已是笔下留情. 三. 我与王朔先生从未见过面. 将来如到北京耽一段时候, 希望能通过朋友介绍而和他相识. 几年前在北 京大学作一次学术演讲 [讲中国文学] 时, 有一位同学提问 : "金庸先生, 你对王朔小说的评价怎样?" 我回 答说 : "王朔的小说我看过的不多, 我觉得他行文和小说中的对话风趣幽默, 反映了一部分大都市中青年的 心理和苦闷." 我的评价是正面的. 四. 王朔先生说他买了一部七册本的 [天龙八部], 只看了一册就看不下去了. 香港版, 台湾版和内地三联 书店版的 [天龙八部] 都只有五册本一种, 不知他买的七册本是什么地方出版的. 我很感谢许多读者对我小 说的喜爱与热情. 他们已经待我太好了, 也就是说, 上天已经待我太好了. 既享受了这么多幸福, 偶然给人骂几句, 命中该有, 不会不开心的. 金 庸 99. 11. 4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