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加 校 友 通 讯 ( 281期 ) 2018.03.

广州市第十七(大中/嘉应)中学美加校友会刊物临时编委会

-------------------------------------------------------------

   ★ 03月03日在湾区圣利安住(San Leandro)市东方海鲜酒楼,校友会2018戊戌年春宴从傍晚6时开始陆续入席,直到7时过后才开席,才一道一道按程序次第上拼盘上羹上菜.这是群体宴日会聚餐的常态.如果侨团宴会程式就更为冗繁:入席一个小时左右 --- 主家致辞/特别贵宾致贺/主家高层逐一亮相,大约半小时左右 --- 介绍应邀光临的各个侨团首长起码半个小时(注意:必须介绍每个侨团的代表人姓名职衔,掌声响起,代表起立,挥手朝周遭致意),能够8时或稍后上菜也算司空见惯了.这见惯不怪已经蔚为传统,一直传承至今并将延续下去,让新旧侨团乐此不疲.赴宴的湾区校友:陈念藻(58届初中)梁丽华(65届初中),苏令仪(66届初中),黄建言(66届高中),陈方平(67届高中),张宇光(68届初中),吴庆施(68届初中),彭丽华(69届初中),黎薇莎(77届高中),陈锦萍(78届高中),何翠霞(78届高中),林艳嫦(79届高中),刘美芳(81届高中),雷伯承(81届高中),欧建民(82届高中),袁小清(84届高中),任明志(85届高中).今年春宴最大亮点是“老丫新叶竞发扬”:如果彭丽华和梁丽华前排就座,后排就成清一色的60后了.十八人分两台,一台40和50后,一台60后,不期而然之分明,湾区聚会首现“后生”多过“老坑”,9 : 8.若从偶然巧合去强求抽象出结论,则:美加校友会将由40和50后群体的主导,开始过渡到60后为主了!------- 这可是初生代对新生代的梦寐以求 ----- 弘扬望有后来人! “三百六十五里路,为了理想,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满怀赤诚追求梦想.三百六十五日年年地度过, 过一日,行一程.三百六十五里路呀,越过春夏秋冬.即使时光渐去依然执着,三百六十五里路呀,从中年,到白头”

   开席前,部分校友观赏了22年前(1996年)校友会湾区春宴的录像: 古老的故事在你的眼里,闪耀着多少秘密; 古老的故事在你的心里,埋藏着多少叹息; 古老的故事在你的手里.握住了风风雨雨; 古老的故事在你的梦里,回荡着一丝甜蜜.

   1996年5月 <美加校友通讯> 第18期 记录其情“★ 四月十三日(星期六)晚上,总部在屋仑市的翠园大酒楼如期举行年度春节聚会.40位校友欢聚一堂: 程善琪(55届),陈慧珠(56届), 陈念藻(58届),陈毅培(61届),张惠玲(62届),张百江(62届),邓朝义(62届),刘翠瑶(62届),郑 炎(63届),梁永钜(63届),郝欣欣(63届),戴杰明(64届), 潘锦泉(64届),陈君薇(65届),张丽华(65届),陈光硕(66届),钱承标(66届),戈 淳(66届),黄建言(66届),梅建民(66届),章宝虹(67届),陈方平(67届),李子秋(67届),吴庆施(68届),黄育毅(68届), 区广昌(68届),陈协煊(68届), 黄淑仪(68届),翟树言(68届),马英邦(69届),林美媛(69届),胡念慈(69届),孔淑请(69届),马 卓(72届),李咏红(72届),孔庆茜(76届),黎薇莎(77届), 刘德明(78届), 黎伯健(78届),刘 江(83届). 不少校友是第一次参加聚会. 专程从纽约来赴会的潘锦泉,梅建民和李子秋同学受到湾区效校友的热烈欢迎.席间大家谈笑叙旧,埋藏在记忆里那些牛屎河畔发生的趣闻轶事被翻了出来.每位校友都起身自我介绍.录像机拍摄几乎整个过程.照相机镁光灯频繁闪动,记录了瞬间的组合与欢愉.离开酒楼,大家前往<欢舞舞蹈学院>,参加郑 炎校友为大家专门安排的歌舞活动.踏着<青年圆舞曲>等五六十年代的旋律有人翩翩起舞;有人跟随卡拉OK音乐唱起了<我的祖国><浏阳河><让我们荡起双浆><打靶归来><在北京的金山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星星索>………… 怀旧,毕竟是人类感情世界里深沉而多彩的情意结!” 感谢张宇光校友惠赠八磅浸发的海参,为宴会加菜.

   ★ 03月10日广州跨届别校友联谊的召集人又一次组织室内活动, 这些不同届别的:李保华(67届), 黄应宗(71届),莫华美(71届),翟晓红(71届),黎淑文(71届),肖小霞(76届),温秋月(76届),吕 刚(76届),郭展文(76届),夏艳芬(79届), ? (79届),长 河(80届),莫沁心(85届),从四面八方陆续前来拿起麦克风,引亢高歌:在我生命里爱歌唱,我要那歌声飞扬,在我生命里到处唱,处处那歌声飞扬,在我生命里多风霜,风霜里找到方向,在我生命里找不到,找不到苦恼凄怆……迈过牛屎河上小桥,告别那湾流水,投身红尘翻滚的世界谋生,几十年韶光流逝,能不感悟人生如歌.歌罢意犹未尽开饭去:一席一人酒一杯,寻常肴馔旧楼台;新年新遇会新知,牛屎河畔读书人.旧雨新知,相识相陌喜相逢.又有新鲜面孔,这是跨届别联谊的翘首所求.只有新人不断参与的群体,才有生命,才会鲜活,才有机遇.

   校友联谊,茶余饭后玩意,不能与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相提并论.频繁过密的安排对个体而言,不可取不可为.对整体群落,则不然.比方迪士尼乐园,要人每月游玩一次,荒唐!应付游人,大门不能一个月或一个星期才开放一次,必须天天Open!隔三差五组织活动,并未要求具体某人次次参与.对闲时不一或兴趣相异的一群,大可择善从之,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去处才参与.而召集人需要兼顾方方面面,就算隔开三五七天,转换情景缤纷的玩意,往往令人“心中有我”之慨油然而生.美加校友会在九十年代组建之初,何曾不是苦苦追求过从甚密的聚会.廿几载流光荏苒,云淡风轻了:大聚小聚,有聚就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又“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志存高远,勿忘做好小事,勿忘持之以恒! “不要问我太阳有多高,我会告诉你我有多真; 不要问我星星有几颗,我会告诉你很多很多……”

   ★ 03月25日温哥华校友:云贞芳(61届高中),湾区校友陈念藻(58届初中),梁丽华(65届初中),张 国桓(66届高中),与广州校友:李 菁(66届高中),李保华(67届高中),梁小钢(72届高中),劳克坚(75届高中),全敏芬(75届高中),梁小媚(75届高中),还有一位不知姓名不明出处的男士(长相端庄,落落大方,可圈可点,在<炳胜海鲜酒家>饭局欢聚.

   云贞芳和陈念藻都是美加校友会初生代召集人,同是加拿大地域和湾区地域最活跃独当一面的召集人,美加校友会从无到有,两人积极参与发起; 美加校友会从弱到强,两人积极投身建设; 美加校友会从旺转淡,两人始终相随守护;美加校友会能够存活,应该心存侥幸和心存感恩说声,谢谢,一路上有你! “你知道吗?爱你并不容易,还需要很多勇气.是天意吧,好多话说不出去,就是怕你负担不起. 你相信吗?这一生遇见你,是上辈子我欠你的.是天意吧,让我爱上你,才又让你离我远去. 也许轮回里早已注定,今生就该我还你.一颗心在风雨里飘来飘去,都是为你. 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就算是为了分离与 我相遇.一路上有你,痛一点也愿意,就算这辈子注定要和你分离”(请观赏<中国好声音-第三季>中张碧晨/魏雪漫合唱,信不信由你,有人感怀听之泪流)

   ★ 03月28日湾区校友李东星(66届初中),毛济明(67届初中),吴庆施(68届初中),陈锦萍(78届高中),林艳嫦(79届高中),陈小慧(83届高中)相聚湾区聖馬刁(San Matro)市<海中鍋傳送带式自助火鍋店>,品尝有别于同行的:不是食材,而是食材传送方式,即店名所标榜的“傳送带式”.与“寿司船”区别一个陆上走,一个水中漂,如此而已.海鲜猪牛养吃腻了,就设法在输送食物方法耍花样,用手去抓,用筷子去夹,用刀叉去锯……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食相.所谓“第一生存,第二温饱,第三发展”,食相亦然.饥荒时至关重要是设法将食物尽快送入嘴吞进肚,乖乖,哪有闲情逸致船载车运? 且看刘一手先生<闲话粤菜变迁>文中这段话:“……随着供应越来越紧,饭店酒家开始减少,直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饭店酒家基本绝迹,广州只有“食堂”.北区食堂,中区食堂……那时是所谓的“经济困难”,居民吃饭已经开始凭粮票,肉类供应几乎等于零.但起初饭店却可以免粮票吃一碟二两的碟头饭到开饭时候,比传统花市还拥挤,全是人山人海,餐桌上围几层排队的顾客,已经坐下的吃客绝无谈天论地的闲情,饭一来就匆匆往嘴里送,五分钟扒完,轮到下一个“埋位”.

   后来,这条小路也绝了,酒家饭店纷纷关门,奄奄一息的小饭店卖的是难以入口的西施粉蔗渣糕,再后来干脆收档.直到七十年代,广东这个水果大省的水果摊档几乎成了摆设,小贩们卖咸酸萝卜芥菜,所以电影<红色娘子军>那首著名的插曲被广州调皮的孩子改成“向前进向前进,个个都卖咸酸……”话又讲回来,升平盛世,理应讲究饮食穿着,不该舍本逐末追求与味蕾无关的花哨,应下功夫去选材去制作,味蕾永远是绝对主角!继续上文“做菜是强烈的实践活动,那些有技巧的做法,书上根本不可能有,老师也不可能教,独特的味道只能出在“自己手里”.如今老厨师都不在了,厨师大部分是年轻人,只能用最一般的办法去做,不大可能有独家秘诀.以前是要花大力气去考虑的,如鲜滑虾仁原是长堤菜艇的创制,特点是用竹笼浸养虾,让其存活,有客要吃随叫随做.后来名厨师区焰,制作的玻璃虾仁透明爽滑,还和另一位厨师竞高低,成为愉园酒家名菜之一. 一个普通菜为什么能变成名菜,就有许多钻研在其中”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