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加 校 友 通 讯 ( 146期 ) 2006.12.

           广州市第十七(大中/嘉应)中学美加校友会刊物临时编委会

-----------------------------------------------

   ★ 12年前的1994年的十二月,郑 炎校友提供免费使用的场地,十七中美加校友会开始筹建.东西两岸及加拿大 部分校友空前热情地投身其中: 找寻联络,装修会址,组织聚会.----熙熙攘攘,一时无两. 云贞芳,郑 炎,梁永钜,黄建言,李咏虹校友出资装修并设立课外辅导教育----<世奇文教中心中文学校>.很快 招生开班上课了.接着郑 炎又提供装修好的两房一厅向全世界校友开放,作为美加校友会接待站免费住宿.三 藩市和纽约两地分部频频组织饭局茶剧,两地校友不时对飞互相捧场.出版每月一期的文字刊物<美加校友通讯> (试刊),准备进一步出杂志.在1996年,当全世界90%以上的人不懂得使用互联网或根本不知道Internet为何 物时,制作推出两个网址网页-------“广州十七中美加校友会”网页 和“世奇文教中心”网页,图文并茂向全 世界展现美加校友会的梦想与风采.到1999年正式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申请,并获准登记成为合法的非牟 利结构社团.跟着踌躇满志地筹款,意气阑珊地计划自置会址物业-----一些不同届别不同经历的校友, 这些年来一直为此倾力倾情倾钱. 往事如烟,美加校友会有梦,有梦的美加校友会多瑰丽-----

   ★ 千年风流桑梓之地珠玑巷

   韶关-南雄-珠玑 十月里的一天,沿着鹅卵石铺就的道路,盛装打扮的待嫁新娘黄德凤缓缓走出了位于南雄珠玑巷的黄氏祖居。她将被新郎抱着,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这条曾繁荣一时的千年古道,一如其千年前的祖先:正是从这条犹带旧时沧桑的古道上,1600多年来已走出了难以数计的先民,他们的后裔达数千万,叶脉遍布珠三角以及海外。 当新娘黄德凤走出珠玑古巷时,那里的最后一个铁匠廖生已经卖掉了所有的行当,歇业两年。从宋末年间直到民国初期,一直兴隆不衰的打铁行当见证了珠玑巷的长盛不衰,繁华时店铺过千家,“南来车马北来船,十部梨园歌吹尽”;然而,这个代表传统农业社会的行当在今天终于难以为继、日薄西山,与珠玑巷这处繁荣了上千年的古道一同渐渐老去。 成也交通,败也交通。旧时的珠玑巷扼交通要道,南来北往过客如云,故昌盛一时;今日则被现时的交通要道抛弃,公路绕巷而行,古巷也终与现代文明脱节。所幸也正因此,珠玑巷才得以在泥石铲车飞扬的尘土中保全了原貌。如今,这条不太起眼的小巷已被供奉为数千万人的桑梓之地、发祥之乡,越来越多的后人重返族谱上共有的这个名字,寻根问祖。

   珠玑来由 珠玑古巷并非因出产美玉而得名。据记载:南宋时,河南开封祥符许多官员为逃避元人南下迁徙,定居于南雄,因祥符有珠玑巷,遂将这里改名为“珠玑巷”,聊解思乡之情。 不过更多史料记载,珠玑巷这一名称的得来,与唐敬宗的珠玑赏赐有关,珠玑巷在唐代时还叫“敬宗巷”,因有巷内族人张兴七世同堂,唐帝李湛闻听后,赏赐给他们家族珠玑绦环,不久李湛驾崩被赐庙号唐敬宗,“敬宗巷”为避讳改名珠玑巷,沿用至今。 今天张兴故居仍在珠玑巷中,珠玑巷的很多后人还感激着唐敬宗的赏赐,然而除此之外,这位在位仅3年的皇帝几乎乏善可陈,年仅18岁的李湛被人合谋杀死于内室。 珠玑巷由唐敬宗易名得名,但它的开始兴旺则还在李湛之前,其兴衰与玄宗时开挖的梅关古道密切相关。唐敬宗即位百余年前,张九龄奉唐玄宗之命,开凿大庾岭梅关,把一条崎岖难行的山径开通为能通车马的大道。从那时起,梅关道由于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使南北交通顿时通畅,成为岭南最重要的通道,而依据梅关道的珠玑巷也夹道成镇,古代称沙水镇,成为南来北往旅客的歇息地,上升为大庾道上最重要的驿站。 玑巷离古时县城近15公里,距离大庾岭近2.5公里,正好是南下北上的过客路途歇脚处。南下的赶路人从大庾岭过梅关,再走25公里的路到珠玑巷,正好是一日脚程,恰好在日薄西山时分抵达珠玑巷。北上的赶路人从南雄起程行15公里到珠玑巷,如果当日上梅关,在天黑前不一定能翻过大庾岭,因而也暂住下来。所以从盛唐开元而下,尤其是明、清时期,南来北往路过珠玑巷的商旅、挑夫“日有数千”,直到清末粤汉铁路修筑之前,这条路载着珠玑巷兴旺了1000多年。

   下来的诗词可以印证珠玑巷当时的繁华:曾忤魏忠贤去官的御史、明万历年间的进士黄公辅诗中就曾写道:“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清朝同治年间的茂名举人杨庭桂则在《南还日记》里称:古道上行人拥挤,比看唱戏的人还多,走起路来如蚂蚁般缓慢。

  迁入   珠玑巷被认为是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远不止是由于这里过客云集,更因为曾经有难以数计的先民迁入,在这片土地上耕作,在古道边的繁华市镇上开店设铺,繁衍生息,而后的千年间再由于种种原因纷纷迁出,一进一出间,先民们的族根撒向四周,叶落珠三角,乃至海内外。 走在珠玑巷鹅卵石路面上,沿路簇拥着各姓氏的祖居,黄姓、李氏、刘氏……一些姓氏的后人筹资修建了宗族新的祠堂,供同姓后人供奉。虽然这条古巷上如今只有20多姓人家居住,但经有关专家考证,发现这里曾经居住过152姓。小小的珠玑巷,成为中国姓氏展览的大舞台。至今珠三角很多家庭幸存的家谱上,仍然可以看到珠玑巷的名字,他们把这里看作宗族的发源地。   历史上大规模的北方人南迁入粤从秦朝开始,秦皇两次派大军向南进军,平定了南越,把岭南第一次归属于中央版图之下。南征的很多秦兵就在当地留守落户,后来为了解决这部分人的婚姻,秦皇又发派了1.5万名女子,这就成为岭南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其中一部分人留在今天的南雄珠玑巷附近。 , 公元716年开凿大庾岭之后,只需骑马行45公里陆路,就可以从长江水系转入浈江,进入珠江水系,“马背九十里,坐而致万里”,经过大庾岭的陆路成为南北交通最便捷的途径,自此粤北开发落后粤西的局面一下子得到改观。唐玄宗天宝年间,韶州以及所管辖的六县(南雄、始兴、曲江、乐昌、翁源、仁化)户数达到3.1万户,绝对数虽然比广州的4.2万户少,但人口密度远远超过了广州。以后虽然由于战乱人口有时骤减,总是在很短时间内恢复,显然是大量移民涌入的结果。 为什么大量移民会迁入这条古巷安家落户?研究珠玑巷的专家曾祥委认为:唐末开始的战乱、农民起义,以及后来的五代纷扰,中原不时鼎沸,处于战乱中心,而粤北这块地方却幸运地处于“避风处”,风平浪静地躲过大劫,相对平和安定,加上繁荣的商贸,可以开垦的荒地,如同绿洲般吸引周围难民。到了南宋末年,大批难民入迁南雄,迁入珠玑巷的人数达到高潮。

   迁出 如果没有大量人口的迁出,珠玑巷不会被众多散居海内外的人当作桑梓之地。由于中原战乱,北方人大举南下,迁入珠玑巷。无独有偶,也正是由于后来的战争,珠玑巷每每受劫,甚至处在战争中心。为了躲避战乱,珠玑巷人不得不再次南迁,进入珠三角等地。   从今日的珠玑巷南门进去不到百米,便能看到一座石塔,当地人称它贵妃塔,并相信这是由于胡妃而引起了一段南迁传说,有人也把这一传说称为胡妃之祸。 相传南宋度宗咸淳年间,胡妃因为奸臣贾似道陷害被逐出宫,流落江湖,走到钱塘江畔恰遇珠玑巷商人黄贮万,两人定下终生之事,回到珠玑巷生活,事隔多年家仆对黄贮万不满,到官府告发。朝廷诏令血洗珠玑巷,捉拿胡妃问罪,众乡邻为逃胡妃之祸,大批南迁,胡妃为了不牵连四乡居民,投井自尽,后人为纪念她在井上放上石塔。 胡妃之祸引发珠玑巷居民大举南迁只是一个民间传说,给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平添一丝人情味而已。真正的珠玑巷先民的大举南迁发生过3次,分别发生在南宋末年、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朝局动荡之时。   南宋末年的珠玑巷移民,是岭南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宋末,元军从大庾岭进入广东,遭到福建、江西、广东军民反抗,南雄等地正好处在战区中心,双方互相争夺,战争惨烈。在多年的战乱之中,处在交通要道上的珠玑居民和附近村民走避一空,几乎倾巢南下。珠玑巷居民南迁,沿水路最为方便,一路而下到清远,继续下行,经过三水可以到达南海、新会、中山等地。   有关专家估计,在宋朝,直接由珠玑巷和附近58村迁出的人口将近10万,这样空前集中的南迁在南海九江傅氏族谱上可以找到记载:逃难的人太多,沿河没有船,只好砍木结筏顺水漂下,到了连州码头边,约有1万多人停靠在河边歇息,不料夜晚狂风大作,潮水猛涨,木头绑起来的船不能抵挡,纷纷散开,淹死的人难以数计,满江都是哭泣的声音。   宋朝以后,元明清三朝,珠玑巷仍然不断有居民南迁珠江三角洲。一些专家认为,数朝来迁出珠玑巷的先民共达数十万之多,现今珠江三角洲许多家族都称来自珠玑巷,并非虚言。   珠玑巷先民南迁珠三角后,由于他们当中不少来自中原地区的官绅和读书人家,家学渊源,不但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提升了岭南教育水平,珠玑后裔建立的书院更是在全国出名,使广东书院在全国鼎盛一时。   (未完.待续)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