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加 校 友 通 讯 ( 136期 ) 2006.2.

           广州市第十七(大中/嘉应)中学美加校友会刊物临时编委会

-----------------------------------------------

   ★ 粤剧史话

   粤剧,又称“广府大戏”,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有三百多年历史。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非常流行。美洲、欧洲、澳洲、东南亚华侨居住的地区也经常有演出。   粤剧的形成情况十分复杂,明代的弋阳腔、昆腔,清初以来的西秦戏、汉剧,甚至江苏、河南、安徽、湖南、河北、广西等地的戏曲艺术,都对粤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清末以来,粤剧艺人又不断学习京剧表演艺术;并且,又非常积极采用西方的音乐、乐器、文学、电影和舞台技术。可以说,粤剧是由多种外省戏曲声腔,结合广东民间说唱艺术以及借鉴西方艺术成就 而成的。   以前,戏班经常在河网纵横的珠江三角洲一带演出,往来只能依赖船只,因此,艺人大部分时间会在戏船食住。由于戏船船身全部油漆红色,故而称为“红船”。后来,在广州和其它城镇,戏院渐渐增多,戏班便减少落乡演出的次数;同时,汽车、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日益发达,“红船”的作用消失,逐渐被淘汰。   清朝咸丰四年,粤剧艺人李文茂率领子弟,响应太平天国号召,揭竿起义。太平天国之后,粤剧被禁演。光绪年间,粤剧艺人邝新华,通过粤剧男花旦勾鼻章,向两广总督请求取消对粤剧戏班的禁令,并且发动其它粤剧艺人筹款建设新会馆。光绪十年,在广州黄沙建成“八和会馆”,八和会馆成为全省粤剧行业的首脑机构和艺人集中地,对恢复广东至广西的粤剧演出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光绪末年,在一片革命声中,戏剧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有效媒介。同盟会会员陈少白、程子仪等联同文化界有志之士黄鲁逸、黄轩冑等人,致力提倡和改良戏剧,成立「志士班」。初时演话剧,后来见粤剧受群众欢迎,于是便用粤剧形式演唱“改良新戏”,并且索性不用舞台官话,改用广州方言演唱。   辛亥革命前后十几年间,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先后出现了三十多个“志士班”。它们演出的剧目,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有部分则取材自历史故事,有几出甚至是从外国作品改编过来的。当时很多粤剧艺人受到激励,参加了革命工作。   二十世纪初,广州、香港、澳门三个地方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汇点,娱乐事业蓬勃,大戏院相继建成供戏班演出。 当时经营戏班生意的公司聘请有号召力的粤剧演员组成戏班,往来广州、香港、澳门三个城市演出,称为“省港班”。   三、四十年代在“省港班”成名的大老倌很多,包括: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桂名扬、廖侠怀、白玉棠、靓少佳、梁醒波、靓次伯、上海妹、谭兰卿、任剑辉等。   由三十年代初到四十年代初,薛觉先的《觉先声》班和马师曾的《太平剧团》互相竞争,成为“薛马争雄”的年代。对粤剧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中国对日本进行八年抗战,不少戏班上演爱国剧,例如:薛觉先演出《貂蝉》、马师曾演出《还我汉江山》、《汉奸的结果》等剧目,他们还合作拍过一部筹募救国公债的电影《最后关头》。   一九三八年广州失陷,粤剧工作者纷纷移居香港,第一流人材集中在香港,香港粤剧便很旺盛。香港沦陷,他们转往澳门避难,使当地粤剧演出顿然兴旺起来。及至澳门也无法容身,便转入广西各地演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步骤地对粤剧进行「改戏、改人、改制」。改戏方面,提出「好看(睇)有益」的要求,鼓励剧团上演内容健康的剧目,整顿旧剧目,创作或改编反映时代的历史剧及现代剧。在舞台艺术方面,建立导演制,净化舞台形象,注意整体配合。   一九五八年,把广州各省属、市属剧团合并,成立《广东粤剧院》。六十年代初,成立《广东粤剧学校》,培养接班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剧与其它剧种一样受到摧残,剧院停业、剧团解散,成员下放劳动或者被迫转业。八十年代,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粤剧艺术再次发展起来。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广东籍华侨比较多,粤剧在清代咸丰年间,已经建立基础,所以有“粤剧第二故乡”的称誉。到现在,香港的剧团或演员都会应节日及神诞,受聘该地演出街头的“神功戏”。   粤剧在美洲大陆演出的历史悠长,根据文字及图像数据显示,至少有一百三十几年。目前,美洲的华人社会,仍然有很多华侨喜爱粤剧,所以香港和广州的粤剧团经常前往当地演出。近年,华人移居美加的数目增加,其中有不少人热爱粤剧,于是在当地成立曲社、剧社,作为排练的地方,间中也有粤剧的演出

   ★ 粤剧音乐知识

   粤剧音乐的构成,与弋阳腔(高腔)、昆腔、梆子腔和皮黄腔的传入,有极其紧密的关系。   弋阳腔,明万历年间传入广东;嘉靖年间昆腔的足迹也几乎遍及全省城乡。延至清雍正年间,广州地区曾有过“土班”、“土优”唱“广腔”的记载。《粤游纪程》称之为“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鼓良久,再为登场。”    早期的粤剧中,曾有高腔剧目《琵琶记》、《金印记》、《玉簪记》等,以及《钓鱼》、《访臣》、《送嫂》的演出,因久已辍演,今已失传。今保留的开台例戏《六国大封相》,即《金印记》中的《封赠》一折,所唱乐调艺人抄本记为“大腔”。

   粤剧的昆腔剧目,现仍保存的主要有《思凡》、《和番》、《弹词》等,所用曲牌与联套习惯都与昆曲基本相同。另外还有近百支曲牌,或用于《八仙贺寿》、《天姬送子》等开台例戏,或被作为器乐曲演奏而单独使用,艺人就统称之为高昆牌子。   梆子,是继弋阳腔、昆腔后,形成发展的又一种声腔。粤剧“梆子”的来源,尚未发现明确的历史记载。有关梆子的资料有:清康熙年间,黄石牧《桂林杂咏》中说桂林有“秦音演乱弹”的诗句。《番禺县志》记乾隆末年,广州有“锣鼓三谭姓,其技能合鼓吹二部而一人兼之……金鼓管弦,杂沓并奏,唱皆梆子腔。”乾隆四十六年,江西巡抚郝硕《复奉遵旨查办戏剧违碍字句一褶》中说:“秦腔……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盛行。”道光八年成书的《越讴》序文也有“珠儿珠女,雅善赵瑟,酒酣耳热,遂变秦声。”有关粤剧梆子的来源,也有几说。一说来源于乾隆年间的秦腔梆子,并把历史追溯到明中叶,或更远。一说清中叶以后北方梆子板式化以后传入广东,形成粤剧梆子。艺人口碑则源于汉调,麦啸霞亦持此说。欧阳予倩认为,由徽班传入,后受祁阳戏的影响。

   今考粤剧“梆子”发展的历史胳络与现状,可以看出它是广采博纳的。曲调有属南方梆子(安庆梆子)的吹腔、“安庆调”、“安春调”;有乱弹诸腔的“七句半”、“大板”、“湖广慢板”等;其梆子的主体诸板式,更兼具吹腔常用的板起板落和北方梆子腔眼起板落的规则(Shining 注:北方梆子的‘眼’等于我们粤曲所说的‘叮’),行腔颇具西皮(特别是弹腔北路)的风格,而落音又多循吹腔、拨子习惯。乾隆时人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说:“弦索流于北部,安徽人歌之为桁阳腔(石牌腔,即吹腔),湖广人歌之为襄阳腔;陕西人歌之为秦腔”。道光时广东人杨掌生在《梦华琐簿》中要说:“广州乐部分为二,曰外江,曰本地班”,“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近西班”的本地班在与外江班的交流学习中,不断地广收博采,融汇贯通,并结合本地的语言和音乐特点,逐渐形成了兼容吹腔,襄阳调、梆子、西皮(特别是弹腔北路)诸因素,而又风格独特的粤剧梆子。   粤剧的二黄腔是由徽班传入的。二黄类唱腔中,有叫“西皮”的,实是白话“四平”的讹音,与“二簧平板”是同一类曲调。粤剧二黄的基本板式结构和曲调特征与邻省剧种之二黄腔(南路)比较接近,特别如“慢板”、“首板”(也称“导板”)、“流水”等保留传入时的面貌较多。粤剧二黄的曲调,与湖南祁剧的弹腔南路的关系十分密切。特有的其它板式,如“八字二黄”、“长句二黄”、“长句二流”等,则是艺人从原来的慢板和流水板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粤剧的唱腔,先有梆子然后与二黄合流,从传统剧目中可得以证实。凡属梆子曲调,只须标出板式,不用标明声腔;而二黄曲调则一定标明二黄。一九零三年美国物克多唱片公司录制的粤剧单面唱片招纸上也只标“广东大戏慢板、中板……”也是另一佐证。由于粤剧吸纳梆子、二黄有先有后,故早期粤剧的梆、黄是分开使用的。以梆子一腔到底的,称“梆子戏”,传统剧目有《打洞结拜》、《闺留学广》、《仁贵回窑》、《六郎罪子》、《陈宫骂曹》、《岳武穆班师》、《王彦章撑渡》、《李白和番》、《周瑜归天》等。而以二黄一腔到底的,称“二黄戏”,代表剧目有《三娘教子》、《月下追贤》、《夜困曹府》、《仕林祭塔》、《乌江自刎》、《五郎救弟》等。

   粤剧在吸收二黄的同时,梆子腔也开始融汇西皮的某些特点,吸收了西皮眼起板落的节奏特点和柔和宽广的风格;唱腔、过门旋律增加了迂回、缠绵的色彩。   清乾隆以后,广东原来流行的弋腔、昆腔已逐渐为乱弹诸腔所取代,梆子和二黄逐步成了粤剧的主要声腔。同治、光绪以来,粤剧戏班上演本地文人新编的剧目,梆子、二黄两腔开始在同一剧目中交替使用,并与广东民间歌谣、杂曲等相结合。   广东的民间歌谣比较丰富,仅粤语地区就有木鱼、南音(广东南音)、粤讴、板眼、芙蓉、咸水歌等多种形式。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