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加 校 友 通 讯 ( 112期 ) 2004.2.

           广州市第十七(大中/嘉应)中学美加校友会刊物临时编委会

-----------------------------------------------

   ★ 59届雷颍嫦校友从洛杉矶来信.去年参加国庆旅游团到北京,黄山,张家界观光之后,回到广州,与同窗好友相 聚,欣喜开心,乐也融融.

   我亲爱的挚友们: 首先祝你们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生活丰富!万事胜意! 自去年十月八日在广州匆匆相聚(或通电话)后,分别又快半年了,时光飞逝不留情.但愿我们的心灵能紧跟时 光的脚步快乐飞扬. 2003年前往中国旅游,实在令我印象深刻.回美后一直想赶快给你们写信分享我的快乐经历,想不到拖至今天 才能够执笔. 这次中国旅游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国家繁荣,人民交流亲切有礼,生活质素比以前进步多了.我有幸参加“中华 总商会国庆旅游团”(搭上顺风车).在各方面的收益都是令我喜出望外! 我们到了北京,好消息传来是我们在北京五天行程全部由国务院款待.包括住,食,游玩,参观一切活动等等.并 派出一位处长全程陪伴.我们的活动内容丰富极了:

   ① 国家侨务办公室在北京大饭店锦绣接待晚宴,由唐家璇国务委员亲自接见. ② 我们被国务院邀请参加人民大会堂的国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4周年国宴. ③ 北京市侨务办公室在北京大饭店设宴及文艺表演招待我们,观赏精彩歌舞表演. ④ 国庆前夕我们会见了很多国家领导人: 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吴邦国,唐家璇???等等.新一代领 导人给人印象是年轻,随和,踏实,有世界观.他们对海外侨胞很重视,关切,热情洋溢. ⑤ 我们被接待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检阅台观赏天安门广场国庆夜景.灯火辉煌,人心喜气洋洋,景色美丽得 人人惊讶感动. ⑥ 我们受到特别接待,在颐和园游船河.河堤两岸用白玉雕石筑砌的栏杆,精妙名贵,世间罕有.这是我所 见闻的最宝贵的建筑物.

   在北京五天,参加了七个宴会.心情兴奋,但也很劳累.最大的难堪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出台服装”(饮衫).不 过我们都被主人家原谅了. 同行有处长陪伴,无论参加宴会,游玩,行车都是路路通,站站通,处处通,时时通.效率非常之高.让我们真正体 会了“特权的威力”. 此生我从未梦想过会在首都北京过国庆.更没有梦想过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宴.更没有梦想过能够与这么多的 国家领导人见面.在北京一切际遇都是意外的惊喜!我相信这是上帝对我特别的恩待.同时我一直是如此真诚地 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特别是你们).但是国家和人民从来没有真正了解我的内心深处,我常感到被拒于门外. 这次就是神在补偿我几十年来国家对我的欠缺吧?!内心实在感觉大安慰.

   黄山和张家界是我此次旅行之目的.当我来到黄山和张家界的时候,心情有说不出的激动和兴奋. 登上黄山光明顶,望尽神秘啊娜多姿的群峰.云海苍雾,千层万垒,瞬息万变.身在其中,非凡飘逸.如蓬莱仙子, 充满温柔浪漫,超凡脱俗,感觉美好极了. 张家界的气势,像英雄好汉.它壮丽威严,群峰笔直,处处顶天立地.令人感到震魄摄魂之撼力.它在毛主席的故 乡湖南,我相信毛主席生前定是常到此地观览,所以他能写出:“江水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之壮丽诗句. 我现在能够体会诗句之真义.我是一个小女子,对江山无野心,也无能去为她折腰.但它使我内心震撼,冲口喊出: “哈利路亚!”(赞美!歌颂!) 我们在峰顶上的宝峰湖游船,感觉如悬浮于宇宙半空,说不出的奇妙! 还有一事相告知.这次中国旅游,我在北京和广东的惠州作了演唱.北京青年人的英文很好,我唱的歌他(她)们 明白,很高兴听,要求我再唱.惠州市长很年轻,音乐修养相当好.当他一听我唱,就说,你是唱美声(古典),我喜欢 美声.我一路情绪高涨,我为祖国的繁荣,为神赐给祖国的美好一切,选唱了莫扎特的名曲<哈利路亚>,我心中充 满“哈利路亚!”(赞美!)

   全程我最高兴的是能在广州与你们见面(及通电话).这次相见时间短促,相聚时我有一种领悟:是你们对我极 度的关怀和保护.好象处处小心地在保护我,怕我受到困扰和惊吓.我发觉,愈秀如此,庆华如此,秋云,琳瑛,锦汉, 崇德,曼娟,景松????都如此.当我一回到美国,立即接到庆华的电话,问我是否很好,因为见面时看见我很劳 累等等.其实我很好,一切都很好!你们对我的爱护和关怀,我真的感动极了!我觉得,你们真的好象是我的兄弟姐 妹,我对你们的情谊已转变成了戚戚相关的真挚的爱了!我爱你们每一位,现在谈友谊,是太显浅了,爱才是我对 你们的真正感受.圣经说:“我们度尽一生的年华,好象一声叹息?生命是如此短促,知己是如此难求.愿你们互相 亲爱,手手紧携,互相关心支持,让黄金晚年更灿烂更有力量!”圣经又说:“爱是永不止息!”我说:“爱是地老 天荒!”但这种爱是不关风花雪月.它是广大的博爱,是经过考验的有生命的爱,像源泉使生命经过洗涤,价值达 到升华境界!

  我在美好生活,充实紧凑.除了演唱和指挥,我还要给三个族群作一些主题讲座: ① 年轻妈咪群---主要谈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及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② 音乐爱好者群---主要谈在音乐中改进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精神质素,要抱着“才请不老,艺术永恒”的 心境,让音乐美化自己的生活和感情. ③ 银发族群---主要是心中常抱“五十梦更多”,“六十仍有梦”.在所有的梦中规划自己的黄金岁月,建设 一个“夕阳无限好,美丽在黄昏”的金澄澄的光辉晚年.(可以与同辈比健康,比记忆力,比灵活,比耐力,但千万 不要比儿孙多,因为这对你没有实质的帮助.)

  亲爱的挚友们,我实在为有你们这一群与我一起走过的每天而感恩.我们相识,相知,相伴已达半个世纪,时间是如此久远,但当我一想到你们的时候,我就感到年轻!活得有根基!有力量! 希望你们多多保重,希望不久又能相聚,共饮咖啡共欢谈.     ·颍 嫦·   2/20/2004

   ★ 食在广州寻旧味 ·戴胜德·

  从上海到广州还是50多年前的事.还是儿童,记得先生原是教“卜卜斋”的,刚从“民办”转为“公办”,粤语授课,我听不懂.怎么也不明白何以“上课”讲成“上堂”,下课讲成“落堂”.我忖度大概广州刚从清朝出来吧动不动要过堂.不然他如何念书念得颤栗栗的声音,再说他手中有一把小茶壶,嘴皮子时不时要嘬它一下子.他是说讲得口干,要湿湿“笛嘴”.我想广东人饮茶盖出于此? 街口有洞天茶楼,可谓是老字号了.天蒙蒙光就开档了,先生曾有即兴诗,吟得屹头屹脑:“一声窗外听鸡公,天色已经有di(点)朦;借问老师何处往,洞天楼上揿茶盅.”   我年尚小,初来甫到,无人携上楼,无从得知楼上热闹程度.但从先生撩着牙签,一副饱态,两声微嗝,可知其很感满足.我听他透过“声气”,多是一碗排骨饭,一小杯“肉冰烧”,以排骨为菜,酒余饭也饱了,花费无多,不过两毛零.

  后来,我家迁至郊外,马冲桥是必由之路.桥畔有茶居,竹棚盖瓦搭成,竹席为窗以竹一撑即启,四围通风.苍榕指起的凉风,从水面掠过涌入屋中,四座清凉,好过空调.只是条凳支离屹岌,八仙桌也如筛水洞一般.摆的是崩口缺角的饭碗,茶壶,茶杯,筷子长短粗细不同.一帮赤膊赤脚的茶客,捧着大碌竹烟筒,稳稳地在摇动的条凳上吞云吐雾.或提起壶朝杯里倒水,仰脖牛饮.厨房也是竹棚,灶是砌在石基上,瓦筒为烟突,燃起枯树柴皮,火舌乱舐.“候勺”掌勺,铁勺在铁镬里炒着,哐哐直响.只要他心情好,便执起镬将炒着的菜或粉,或肉一抛而起,在半空打了个跟斗,洒了下来,再摊在镬里,掉在冒泡的油里咝咝直响,热气腾腾的,或是油气,或是喷了酒,都会在镬头陡然冒出火舌来.整个氛围映得红通通充满这种“够晒(完全)镬气”的 雾气.这种烹制操作极像是魔术师耍把戏,即使是现代的大宾馆,大酒店的厨师们,也保持这般手势.

  我上初中时,上学时每每经过,故能看得透彻.也听得清楚,小二们捧着大蒸笼,虽是戴着口罩,只是套在下巴处,口沫横飞地叫嚷:“猪肠粉,干蒸烧卖,虾饺,糯米鸡,叉烧包???”我只得直咽口水这些东西,我闻所未闻,这么多名堂,我想一定是很好吃的.只是我家还穷,每天早上还保持上海人的习惯,吃泡饭,菜多是萝卜干.想到茶楼的早点品种多样,不免嘴巴馋咝咝的.其实上海的早点也多,大饼油条,粢饭糕,生煎馒头???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猪肠粉,油炸鬼,松糕,叉烧包,咸煎饼,牛利酥???也是旗鼓相当的,而且就在眼前.我才多少岁呀!能不馋吗?一是家里母亲要悭俭,隔夜饭总不能倒,便当早餐.因为她说了“告花子不扛隔夜饭”.意思是说“乞丐不留隔夜饭”,有隔夜饭才显得有面子.我想,广州人肯定不认 同这说法.因为他们是“餐(找)餐食餐餐清”,我认为这才符合饮食卫生.

  年幼时,广州早点,最难忘的是猪肠粉,那是用米粉浆做成,卷成肠状,用大剪斜剪,切口呈树干年轮状,糁了芝麻,拌以辣椒酱,甜酱,味道好极了.及长,再无此感觉.却要吃拉肠了,中间卷的是牛肉等一碟拉肠,显得饮早茶是那么回事.若再吃捞酱的猪肠粉,自己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了.不过现在是改了形式,是用小砂锅,拌了葱蒜及酱料,在炉上煮得冒烟,上桌时还在地 滚.谓之煲肠粉.     (未完,待续.)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