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加 校 友 通 讯 ( 109期 ) 2003.11.
广州市第十七(大中/嘉应)中学美加校友会刊物临时编委会
-----------------------------------------------
★ 纽约<娱乐新闻周刊>发表新闻: 广州第十七中学校友会校庆暨叙旧餐会已于11月15日(星期六)在华埠粤江春餐馆举行,餐会圆满结束.每 年一度的聚会都能使所有校友回想起学生时代美好的回忆和数不尽的欢乐. “人间自有真情在”.经已流逝的岁月,留在大家心头的,是校友们的真挚诚恳和音容笑貌.到会的校友及亲 友40多人.年长的有78岁,年青的也不少.大家欢聚一堂,畅谈新旧往事.有些老华侨讲述抵美之后的奋斗经历, 有些还主动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帮助新移民. 这次聚会还有抽奖活动,奖品有钻石戒指,TV,DVD机,洋酒,手表····等等.校友会鸣谢粤江春餐馆,大通 五金行,宇东贸易公司,娱乐新闻周刊及广大校友的慷慨捐赠,更加感谢不少出钱出力的校友,使餐会节目多姿 多彩.同学们尽兴而归,大家希望明年再见. 出席聚会的校友: 周世昌 张宝珠 谭婉玲 饶劲华 郑克成 冯霭媛 骆惠姬 杨光烈 李安源 粱福忠 刘澄光 刘惠贞 陈雪冰 赵 坚 谭美玲 黎滋华 潘源源 林 瀚 吴玉胜 张仁祺 雷 然 罗焕章 潘锦泉 刘一帆 陈仪芳 陈妙娜 粱经爱 谢 光 沈庆图 陈国明
★ 居住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谭景林校友,回国探亲.期间与广州的萧妙琼,萧妙娴校友相聚,交谈甚欢.面对故国 风物人情,感慨良多.他以为,大陆将是他退休后的一方乐土.
★ 纽约广东同学会会刊<岭南学友>发表了十七中校友的文章:
拆 字 广州第十七中学 陈念藻(58届)
中国巫卜,由八字,面相,掌纹到看天象,抽签语,掷交杯等,似乎一切大局已定,既成现实.由被卜算者操控的回 旋余地,已经不多.唯独拆字,则十分考究巫卜者的学问与机灵,饶有趣味.尤其是那种纯由被卜算者随口说一个字. 由这个字的笔画结构去解释命运,不加笔减笔,也不故弄天干地支五行的玄虚,则更引人入胜. 例如有故事说,当李自成大军围困北京,明朝崇祯皇帝的援兵已然断绝,他仍然希望自己是“受命于天”.找来 一个算命先生,这个算命先生我猜想也许是李自成派入城中的罢,拆字以卜吉凶.算命先生请崇桢随口说一个字.崇桢说拆“YOU”字,算命先生在纸上写下“有”字说,“陛下,大事不妙,有字上面是大字的一半,下面是明字一半, 这是大明江山去了一半的征兆.”崇桢一听,马上否认自己说的是“有”字.算命先生又在纸上写下“友”字说, “友字是反字的伸延,这是李自成反,反出了头啊”崇桢又再赖账,否认自己说的是“友”字,并且亲笔写了“酉” 字.这时则十分考究算命先生的机灵与智力了/如果他仍然拆得大凶之象,则是天命如此,他尚可保住小命,否则欺 君之罪,难免身首异处.幸好算命先生亦不是等闲之辈,他不慌不忙地说,“启禀陛下,这酉字是天下至尊的尊字斩 头去脚啊!”天下至尊,莫非天子,崇桢心防已破,走投无路,只好以衣复脸(表示无面目见列祖列宗于地下)自缢于煤山之上了. 当然亦有算命先生因直言,得罪权贵,招来横祸.宋高宗时偏安江南,秦侩弄权,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杀害于风波 亭.当时人心不服,就有人趁宋高宗拆“春”字时禀上,“秦头太重,压日无光”的名句,得罪了秦侩,而被充军关 外.关于岳飞被杀一案,我很同意文徵明所写一阙<满江红>的看法:“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赞,慨当初倚飞何重, 后来何酷,诋合功成身便死,可怜事去害难续,最可悲,堪恨更堪怜,风波狱.岂不念,疆 域,岂不念,徽钦辱,但徵 钦若返,此身何属?千载休提南渡错,当时只惧中原复.笑叹区区,一侩亦何能,逢其欲.”矛头直指宋高宗,不过这是 题外话.
北伐时,北伐大军誓师广州逐鹿中原,高唱“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的战歌,义旗所指,所向披 靡.不过攻下武汉之后,第八军军长唐生智突然反叛总司令蒋介石,鉴战之下,寡不敌众,潜逃前也曾拆字,他拆 的是“道”字,结论是“首领坐船走了”. 复笔的字可拆,那么一字可拆吗?可以.有人用“一”字问职业的升迁,结论是:说它是上,它在下;说它在下,它 在上;卡在中间.如果有人请阁下你以“一”字拆病人的吉凶,倘病人是贵亲友,建议你说,“一阳复始,万象更新,
一片欣欣向荣之象,没事没事.”若病人是你仇家,那么,看衰人出丑,看仇敌出殡,看美人出浴,看情敌出家.都是 人生乐事,建议你回答,“一字为生字之尾,为死字之头,没得救了”. 一字可以拆,能否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呢?可以.某名拆字家谢石行经山边,忽有一人请求拆字,谢先生曰,“请说一 字”其人曰,“我就是字”.谢先生曰,“人立山旁,无乃仙乎?”其人一笑,飞升而去.其灵如此.不过也有后人 拆谢先生姓曰,“其放冷箭也,无言便射;其取便宜也,抽身便讨”.这是后话,表过不提. 有一位至交好友,在偷渡去香港前拆字,他想此行决定我的命运,说拆“决”字吧.占卜者言,“三点方为水,水 为财.而决字左边只有二点,显然水头不足.而决字右边不成央字,有缺口,显得彼此口齿不紧右边人字右侧只有 一点,不成一捺男左女右,若此行有女性参加,决不得力.”字拆得有纹有路,而后来回忆,亦有几分应验. 一九五六年反右斗争开展得轰轰烈烈,当时家父服务于广东省参事室.本来属于可划可不划之列,但因为他不肯 上台批斗范贞泉,被顺手一点成了右派.小小年纪的我,也顿时感到了矮人一截的滋味.家父于一九六五年过世, 一九七五年参事室寄来一张八寸见方的通知说,根据55号文件精神,父亲被划为右派属于错划,现予改正.时我在 美国,隆而重之将通知镶入镜架,并题诗一首,“云山珠水旧家乡,巢复卵破忆断肠.十年两代风霜雪,八寸一纸换 凄凉.”划右那天,父亲在纸上写了一“右”字,顺手翻开桌上线装的 <郑坂桥集>,那么凑巧,上面有一句郑坂桥的题 跋:“难道天公还柑恨口,不许长叹一二声”.
工作的地方,有一位漂亮的潘小姐.那一天,为增谈兴,我拆她的“潘”字.本来潘字有田有米有禾有水,很是好拆.锦 上添花,这潘字和我名字中的“藻”字连起来拆竟便宜得我丝丝入扣.我拆道:“水为财,你的水变成我的水, 你的田种我的木,我的口吃你的米,你田上有禾,我木上有草,你慧眼识英雄,知道这不是杂草,而是冬虫草.”美中不 足的是,她的田字口大,倘有冤屈,我是三口莫辩了. 中国文字丰富,甲骨文,篆书,棣书,行书,楷书,林林总总,变化多端,再加上标点位置,排列组合不同,更是变化万千. “路不通行,不得在此小便”与“路不通,行不通,在此小便”意思相反.“臣屡战屡败”与“臣屡败屡战”, 同打败仗,却给人截然不同的观感.于右任很烦一个缠着他索字的人,戏“不可随处小便”以赠.谁知此人聪明地把六 个字剪开,重新排列成“小处不可随便”的格言悬挂于厅堂.我们在美国,学习英文之余,保留和探索一下中国的文化 是有意义,也有趣的.
★ 云南是中国典型的旅游区域之一.四季如春的昆明,石林胜景,在二十世纪初叶经已驰名中外.到了五六十年代 突出了“西双版纳”,通过<摩雅傣>,<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等电影和音乐的演译, 热带雨林和傣族风情的美丽, 渗入了那一代人的心灵.从上世纪末开始,丽江风景区的出现及迅速崛起,引来游人如鲫.究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 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是何模样?能够亲临其境敢情好.不过阅读文字介绍,亦可了解一二:
永远的丽江古城 难忘有情水 来到古城第一眼,往往是水,那纤尘不染,琼浆玉液般的水.古城处处清泉流,因而有了“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的美誉. 古城水自玉泉来.玉泉即黑龙潭,四季涌冒不竭的地下水,出潭流作一公里的清清玉河,至玉龙桥一分为三而入城.中河是自然水系,沿东大街穿城而过,从南门桥出城;西河是元代纳西首领阿良阿胡所开,沿新华街走,经四方街光义街,木府,复分为二出城;东河是清代丽江流官知府所开,沿新义街入城,至小石桥复分东,南二脉,各流出城.水水或直或曲,傍墙过户,织成古城活生生的经络. 沿岸飘拂绿柳垂杨,袅袅婷婷. 沿河点缀红花粉朵,清风亦香. 水的侣伴是桥,赏水离不开桥.中河上的桥多为石拱桥,如大石桥,万子桥,百岁桥,南门桥俱为古名桥;东,西何上则多为栗木桥,石板桥.西河四方街段有一南一北两座石桥,一日“阿姑钦左”(卖鸭蛋桥),一日“挨醋初钦左”(卖鸡豆桥),别致而有趣.走在栗木古桥上,或坐在古石桥上,看水有情,两旁的花树,街道,居屋幅幅如画,我看他人在画里,他人看我亦在画中. 沿着玉河柳荫漫步,风儿特别轻,空气特别鲜,看水听音,仿佛蜜侣柔情脉脉地傍着你走,温温软软地说着情话,感觉是在一种梦的和醉的境界. 夜宿古城,窗边流水潺潺,那天籁般的声音,是一种如言似语的音乐.高雅醇美的音乐,让你舍不得入睡;一旦入睡,便有了一夜的美梦,水灵灵,甜润润的梦. 我爱去古城水边,坐在柳丝花影水光水旁,洗涤尘虑.眼前的空间只有宁静,明澈,那么仿佛从心里流过,灵魂升华融化了.自自然然流出纯情的诗.我获得诗意追求的满足,当归恩于古城之水,它给了我许我许多,我总欠它的情,难忘,难忘. (未完,待续)
“困字”的传奇 到明代丽江木氏称雄为王,为何也不筑城?传奇的说法是,“木”字加了框,就成不吉利的“困”字,木氏希望长治久安,不愿自找困境.这虽是传奇,看是有道理的.其一,木氏极崇汉文化,历代土知府汉文水平极高,他们像明朝帝王那样讲究“文字讳”是可信的;其二,木氏不封闭,力主开放,特别向中原开放以发展自己,这样的政治方略,与忌“困”字而不筑城的思维,是相吻合的. 不过,把古城环境扩大来看,四周都是山,东南西北俱有天然的垭口关哨,易守难攻,山就是天然城墙. 我特别欣赏古城方位的选择:西枕狮子山,北倚象山,金虹山,山把西北面的寒气雪风挡住,使古城临冬而无冻;东南则面向沃野平川,临夏南风习习,古城无暑热之虞.登上狮子山古柏林中,不仅全古城尽书眼底,丽江坝四面秀景亦环览无余,视野极阔,旷怡心神.